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至7.1关口 创逾11个月新高

10月15日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小幅上涨26点至7.0995元,创2024年11月6日以来新高。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涨是内外因素共振推动的。总体来看,近期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剧,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日益向更强方向调整。美联储主席发出降息信号,美元指数跌破关键点位。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来看,美元汇率大部分时间跟随美元指数走势,但在预扣比例时则有些弹性。近期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美元的走弱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10月15日获悉,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心率上调的直接原因是隔夜美元指数下跌。 10月14日晚间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讲话中重申,美国劳动力市场面临“重大”下行风险。这一声明证实了市场对美联储本月将继续降息的预期。他还表示,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。鲍威尔发出的信号加大了美元压力,随后震荡走弱,美元指数当日下跌0.23%。 9月以来,美元指数呈现震荡下行走势,中心指数延续下行走势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,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引发市场情绪波动,令美元指数承压。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,市场对美元信心持续下降,美元指数中长期下行趋势明显。近期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的外部压力进一步缓解,离岸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双双企稳增强。央行讲话提振市场情绪,外贸数据为汇价提供关键支撑。近期,央行频频发声,稳定市场情绪,防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。 10月14日,央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,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,为我国独立实施货币政策、稳定金融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。五年来,我国持续深化以汇率市场为重点的改革,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显着增强。年均波动率保持在4%左右,双向波动已成常态。面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幅调整,人民币汇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回归均衡,有效发挥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。展望未来,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稳定,国际收支有望保持独立平衡,汇率中长期稳定有坚实基础。但影响汇率的因素各有不同。我们继续遵循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,保持对汇率的调节能力,强化预期引导,防范汇率波动风险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王庆指出,近期外部波动加剧,也需要相应加强稳定。外汇市场走强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。年初以来,国内经济走势强劲,美元大幅贬值。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升值,但尚未完全追平美元的贬值。当前稳定汇率的重点正在转向CFET等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,这将有助于提供稳定的汇率我国外贸企业的内部环境。预计短期人民币仍将保持强势,未来重点关注美元走势以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调控。我国近期公布的9月份外贸数据交出了亮眼的卡报,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重要支撑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以美元计,我国9月同比增速8.3%,创年内新高,贸易顺差达904.5亿美元。出口稳定增长、贸易额保持较高水平,意味着国内市场美元供应相对充足。吴丹表示,从内部因素来看,近期境内股权市场表现突出。 A股牛市吸引外资流入,带动人民币汇率上涨。此外,结汇需求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。近期贸易项下外汇净流入规模持续扩大,为汇率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上行支撑。四季度通常是出口企业重点结汇的高峰期,这将带来稳定的外汇流入。西部证券宏观团队指出,人民币升值趋势有望持续,国内财政政策扩张支持国内经济周期复苏,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关键支撑。另外,目前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已经发生变化,之前积累的外汇收入可能会加速结汇,或者加速人民币升值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冲编辑陈莉校对卢茜

Related Posts

Comments are closed.